96岁商人去世后被国葬,生前清贫度日,却为国家无偿捐献1800亿

🌌 365提款一直在处理中 ⏳ 2025-09-23 21:17:45 👤 admin 👁️ 8943 💖 505
96岁商人去世后被国葬,生前清贫度日,却为国家无偿捐献1800亿

在大学期间,庄世平先生也认真学习,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,还积极学习各种先进思想,博览群书。1934年大学毕业后他应朋友邀请旅居泰国。

在泰国期间,

他开始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,从普通的教师做起,兢兢业业,后来成为了新民学校的副校长,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,其中也有不少华侨。

那段时期,即便身在国外,庄世平先生的报国热情也没有消减,他积极组织泰国各界华侨的捐送各种物资,还在报纸上发表各种文章

,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斗争,激发人们的抗战热情。

他还积极往来于东南亚各国和祖国的边陲等地,将华侨们和各界爱国人士捐赠的物资运往前线。

中国战争的胜利,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像庄世平先生一样的人的努力,正是他们的团结一心,

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。

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立下不世之功

1949年新中国成立,这一消息让无数海外华人精神大振,许多人员纷纷选择回到祖国,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,

庄世平先生也是其中一员。

新中国成立后,由于长期的战乱等原因,新中国的各项事业都是百废待兴,

恢复经济更是成为了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当时有许多西方国家的人等着看笑话,他们认为我们国人打仗或许有一套,但是在经济上却是绝对没有办法的。

但我们国家所做出来的成就却让西方国家们大跌眼镜,

新中国在短短的几年里就迅速完成了经济恢复工作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。这其中也离不开庄世平先生等经济学家们的功劳。

庄世平先生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,

帮助完善我国的金融机制。从清朝末年开始,我国的金融安全就逐渐掌握着外国人手中,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支持下在我国创办银行等金融机构,那时也有爱国企业家们兴办银行,

但也都毁于战火之中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我国的资本还有很大一部分掌握与外国银行手中,

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安全来说是很不利的。

为了争夺主动权,国家特派庄世平先生前往香港创办一家属于中国人的银行,当时的香港还在英国人手中,从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方面都是十分不利的,而且当时

庄世平先生手中仅仅只有一万美金作为启动资金。

或许在我们看来,一万美金已经很多了,但是要创办一家银行还是有很大的困难的。

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1949年12月,庄世平先生创办的南洋商业银行在香港正式开业,标志着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在银行上空冉冉升起,

他向全世界宣告,这是一家属于中国人的银行。

在后来庄世平先生也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建设也

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和意见,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顺利实施,促进地方经济发展,在1998年的时候还被授予“深圳市荣誉市民”的称号。

晚年过着清贫生活,专注于公益事业

经过庄世平先生长期不懈的努力,他创办的南洋商业银行从最初的一万美金发展到如今拥有50多家分行,总资产达737亿港元的现代化银行,这其中的艰辛,远不是一句辛苦可以概括出来的。

更难能可贵的是,他虽然有许多财富,却并不爱财

,他晚年过着清贫的生活,

去世前更是将自己的身家1800亿全部无偿捐赠。

大多数人眼中“无商不奸”似乎成为了商人的代名词,其实不然,现代的许多大商人他们也都会做一些慈善和公益事业,而庄世平先生更是

将自己一生的钱都捐赠出来了,可以说是真正的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。

除了在我国的经济建设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外,庄世平先生在慈善公益方面也付出了很多心血。

在庄世平先生的牵线下,李嘉诚斥巨资在潮汕创办了

汕头大学,这是当时第一所综合类大学,实现了潮汕人民多年的夙愿,也为当地吸纳培养了许多人才。

除此之外,他与各界华侨同胞一起,在自己的家乡潮汕兴办了各类公共设施,如潮汕体育馆、华侨中学、华侨医院等等,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2005年,庄世平先生以94岁的高龄出席了当年的

“全球华人竞争力品牌大会”,在大会上,他鼓励新兴的民族企业,希望他们能够发展的更好。

先生一生伴随着中华民族一起走过那段腥风血雨的旅程,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,在期间他也遭受过别人的污蔑和谩骂,

但是他始终初心不改,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有着一片赤诚之心,满心奉献。

2007年,庄世平先生在香港因病逝世,享年96岁。在他的晚年,虽然有万贯家财但是他的生活却十分的清贫,

不住豪宅不开豪车,他将自己的1800亿财产全部无偿捐赠给国家,和妻子一起过着平凡的生活。

庄世平先生葬礼的时候,

国家为其举行国葬,后按照他的遗愿将他与自己的妻子合葬在一起。

“一老功勋邦国重,万人追仰惠泽深”,这是大师饶宗颐写给他的挽联,也是对他一生的评价。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