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小猪莫名死亡,如何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?

新生小猪莫名死亡,如何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?
俗话说“仔猪出生差一两,断奶差一斤,出栏差十斤”,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养猪效益。但新生小猪也是死亡率最高的阶段,对初生仔猪来说头3天是最危险的时期,其中有60%(甚至80%)的仔猪在这段时间里死亡,如果在出生的这几个小时的时间内做好一些基础的护理,就可以救活很大一部分以后可能会死亡的仔猪。并且能管理好也是最能提升养殖水平的地方。那么如何减少小猪的死亡呢?
一、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?
1、挤压,尤其是母猪压死小猪的非常普遍母猪太重,小猪稍微压一下就死了要想减少这方面,有几个比较靠谱的办法首先让小猪吃饱奶水,小猪就会欢实,有情况躲得比较快刚出生的时候人勤看着点,有声音就得抓紧过去,这个时候小猪还太笨
2、小猪饿死,很多时候不注意,不知道母猪没有奶水或者小猪没吃到奶水,尤其是小猪多的时候,就非常可惜了这就要求大家勤于观察母猪放奶是否正常,小猪是不是吃到了
3、小猪发病,最常见的伪狂犬、低血糖,霉菌毒素以及抖抖病,当然小猪拉稀也是造成小猪死亡的重要原因,做好小猪的针对性预防很重要口蹄疫、传染性胃肠炎也是小猪比较多的疾病
4、小猪最怕冷,小猪冻死的不在少数,尤其是下猪的时候,冬天如果没有人,一般都活不了所以下猪前三天就要开始盯着了,前两天朋友的猪提前三天下,一窝全部报销非常可惜
5、咬死。子猪在某些应激条件(拥挤、空气质量不佳、光线过强、饲粮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)下会出现咬尾或咬耳恶癖,咬伤后发生细菌感染,严重的会死亡;某些母性差(有恶癖)、产前严重营养不良、产后口渴烦躁的母猪有咬吃子猪的现象;子猪在寄养时,有的保姆猪会将寄养子猪咬伤或咬死。
6、初生重不足。初生重对子猪死亡率有很大影响,初生重不足1公斤的子猪,死亡率在44%~100%,随子猪初生重的增加,死亡率下降。
猪场里面小猪是最脆弱的,就得像照顾孩子一样看着最舒服的环境以及关注,多剩下的是我们多赚的,不然只能赔本赚吆喝了,所以一定要让小猪尽可能地多留下一些小猪。
二、防范措施
1、妊娠母猪的饲养。无论本交还是人工授精,都要确保顺利完成配种。配种后21天内不移动母猪,防止在受精卵着床期发生流产,同时控制饲喂量,每天饲喂1次,约1.6公斤全价颗粒料。配种后0-23小时精卵结合,9-13天着床,此期间严禁母猪受到应激且不做较大移动。
2、出生仔猪的饲养。⑴详细掌握预产期,产前1-2天做接产准备,在产前1天的上午可注射2支氯前列烯醇,使母猪在第2天白天分娩,方便接产人员,也可提高仔猪成活率,避免母猪难产时无人在场。⑵超免猪瘟疫苗,从出生到注射猪瘟疫苗期间免疫力低,注射超免可提高免疫力,产生一定抗病力。⑶一般认为出生后3-5天补铁1次就足够,其实不然。出生后贫血缺铁会出现食欲减退、被毛蓬乱、生长停滞、白痢甚至死亡,应及早补铁2次,第1天补1次,第7天补第2次,效果远远好于前者,利于血液再生和提高日增重,促进早期生长发育。
3、早补料。多数人认为第5天开始补料过早,要等到14天后才能饲喂仔猪颗粒料,这是错误的。母乳在2-3周后已不能满足仔猪快速增长需要,在5-7天时,就应补料。先把温水撒在颗粒上,少喂多餐,每日饲喂3-5次,让仔猪习惯颗粒料气味,逐渐习惯吃饲料,及时补料能促进仔猪胃肠道发育,降低断奶后吃料应激。
展开全文
4、早断奶。母乳分泌量在分娩后21天达到高峰,此后逐渐下降,母乳无法满足仔猪营养需要就应提前断奶。要改变28天断奶的习惯,在21天后让乳猪采食全价配合饲料,如在5天开始诱食,21天时已具备基本的胃肠道功能,能适应消化物质的改变,利于提高断奶重。
5、及早抢救假死子猪。方法:先清除子猪口鼻部黏液,擦净身体,然后将其四肢朝上,一手托住其肩部,另一手托着其臀部,反复屈伸,直到子猪叫出声为止。也可采用在假死子猪鼻部涂擦酒精等刺激物的方法急救。
6、做好防冻保温工作。提高哺乳子猪的育成率,保温是关键。子猪生长的较适宜温度:1~7日龄34℃~28℃,8~30日龄28℃~25℃G,31~60日龄25℃~23℃。宜采取的保温措施:在保证产房舍温在20℃左右的基础上,应在产栏内设置子猪保温箱,箱内吊250瓦的红外线灯,灯距箱底面40厘米,或在箱内铺电热板。
7、防压。提高饲养员素质,完善岗位责任制,在母猪产前1周到产后1周,要求昼夜值班护理;在分娩舍内设置护子栏,以保护子猪和限制母猪活动。
8、让初生子猪吃足初乳。初生子猪不具备先天免疫力,必须通过吃初乳获得免疫力。因此子猪出生后应尽早吃到初乳,获得免疫力。
9、固定奶头。在子猪生后2天内,应人工固定奶头,可避免以强欺弱,保证全窝子猪正常生长发育。
10、选择性寄养。在母猪产子过多或无力哺育自己所生的部分或全部子猪时,应将这些子猪寄养给其他母猪哺育。在实践中,最好将多余子猪寄养给迟1~2天分娩的母猪。
11、补铁。大量实践证明,在子猪生后2~3天,给每头子猪肌注补铁100~150毫克,不但可预防缺铁性贫血,而且平均每窝断奶育活子猪数可增加0.5~1头,60日龄体重可提高1~2公斤;在缺硒地区,还应同时注射0.1%的亚硒酸钠与维生素E合剂,每头1毫升,10日龄每头再注射1毫升。
12、补料。补料可提高子猪的生长速度,增强体质。子猪生后7天左右,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补料,即在补料槽里放上颗粒料等,让子猪自由采食,为使子猪尽快吃料,开始几天将子猪赶到补料槽旁边,上、下午各1次,效果较好。
13、矫正母猪咬子的不良行为。给母猪带上防护口罩,人工强制哺乳;在母猪产前、产后给予充足的温盐水;接产人员要及时清除母猪排出的胎衣;保证母猪妊娠后期营养充足;淘汰有咬子恶癖的母猪等。
收藏
举报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